河內/下龍灣

30/8/17-4/9/17 (夏天/雨季) 河內靠近中國廣西,四季氣候,很多去過這個地方的朋友都告訴我夏天非常的熱,而冬天是0至5度,偶爾山區還會下雪。以我對熱已經沒什麼感覺,我國的熱度都已經達到38至45度(試過中午車子在暴晒之下溫度是49度!)到了河內才體會這所謂的熱真的不是普通的熱,雖然溫度不高(徘徊在25-30度)可是相比濕度超高,汗如雨下這句形容詞有過而無不及,他們的室內,酒店,商場冷氣即使開最到最低也沒有涼爽的感覺,我的毛孔,汗腺很細,打羽球4,5場,瑜伽都不會出汗,即使有也是微汗,我老是覺得我的毛孔堵塞的厲害。但這幾天,即使坐在冷氣底下,衣服,褲子整件都是濕透的,在酒店洗澡還沒抹幹汗水已經流下。。。。。。我只能說是非常恐怖的悶熱,如果我生活在河內應該會每兩小時冲一次涼。 由於河內處於以前的北越屬於共產國家,與美國/法國戰爭了數十年才恢復,人口又增長的快,目前越南大人口已達到9千多萬,地理位置與馬來西亞相近,有些山區的一戶的孩子竟然有十七八個。目前我的家附近單單一個小小的社區越南餐館4,5間。滿街都是越南的外勞。生活環境比馬來西亞落後40年。這證明共產/社會主義並沒有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。 河內主要的景點是下龍灣:由三千多個石灰岩包圍着整個海外,海面風平浪靜,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石灰岩分佈各角落,非常漂亮,號稱海上桂林並被列為世遺之一。我個人認為比桂林美,有點像挪威但比起挪威的海灣小很多。到過的廁所也算乾淨。文化與中國相近。但是文字卻採用法文的拼音,很奇怪。出口咖啡佔世界第二,第一是巴西。我最喜歡的是越南的食物,咖啡很合我的口味。建築物都是瘦長的形狀,普遍的寬度是12至15平方尺。女人是身形也是纖瘦的多,很少看到肥胖的女人,也許是食物的關係。主要的宗教是佛/道教。我們也參觀了胡志明的遺體安放在水晶棺內已經50年,共產國家供世人參觀的遺體還有兩位:蘇聯的列林和中國的毛澤東。人家說入土為安,他們死都不得安寧。 还有一个景点我最不耐烦的就是要坐舢板(船夫是用双脚踏浆)去看三个河上的石灰岩洞,而我不会游泳最怕坐小船。岩洞的确是值得一看,但是坐船的时间太漫长,周围都是野草丛生,河水污浊,太阳很晒,大汗淋漓,过程并不享受,恨不得帮忙划船。可是因为经济还是不发达,政府特地让船夫赚点游客钱,据说政府有给薪水这些船夫,但游客必须要给小费马币10元。最好笑道是当船快要到岸的时候船夫就停在中间问拿小费,我想,如果不给或者给得不够的话,他会叫你自己游泳回去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